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惩重拳,守护人民财产安全

元描述: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联合发布意见,从严打击境外电诈集团,强化追赃挽损,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引言: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犯罪,如今已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犯罪活动跨越国界,呈现出高度组织化、集团化、跨境化的特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让无数家庭陷入经济困境,甚至妻离子散。为了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决守护“钱袋子”,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从严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向犯罪分子发出强有力的震慑信号。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给打击治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1. 犯罪组织集团化: 境外地区涌现出大量专门为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场所的“科技园”“工业园”“开发区”,这些园区实际上是犯罪集团的“基地”。他们招募犯罪人员,提供生活保障、技术支持、人员管理、武装庇护,对在园区内实施诈骗等犯罪的团伙和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并通过提成或收费等方式非法牟利,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犯罪集团。

2. 跨境电诈及其衍生犯罪呈现新特点: 这些犯罪集团不仅针对我国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将黑手伸向境外其他地区居民,甚至混合实施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部分园区在管理控制成员的过程中肆意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组织卖淫、强奸等犯罪行为,更加令人发指。

3. 查明犯罪事实难度加大: 境外犯罪组织不断升级反调查话术培训,毁灭作案工具,取证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犯罪集团勾结当地不法势力,受到庇护后对抗能力进一步增强,给案件侦办带来极大阻力。此外,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日益成熟,各类逃避侦查手段不断升级,案件查证困难,给司法办案带来巨大挑战。

最新意见的出台:严惩重拳,维护公平正义

面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意见》,正是对当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实体和程序上扎紧织密刑事法网,统一执法司法标准,为打击治理提供法律支撑。

1. 坚持总体从严,彰显严惩立场: 《意见》明确提出从严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释放依法从严强烈信号,形成有力震慑效应。具体而言,要重点打击以下四个方面:

  • 依法重点打击犯罪集团及其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成员,彻底瓦解其犯罪组织架构。
  • 重点打击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庇护的组织,斩断其“保护伞”,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
  • 重点打击犯罪集团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强奸、强迫卖淫、非法拘禁等犯罪行为,对犯罪分子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 重点打击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集团招募成员而实施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犯罪行为,堵住犯罪分子流入通道,从源头上遏制犯罪活动。

2.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践需求: 《意见》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针对跨境电诈等犯罪组织集团化、垄断化,打着“工业园”“开发区”等幌子,实则诈骗敛财等问题,《意见》明确规定,通过提供犯罪场所、后勤保障、武装庇护、人员管理等方式,管理控制犯罪团伙实施跨境电诈、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抽成分红或收取相关费用,符合刑法第26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认定为犯罪集团,依法予以严惩。
  • 针对跨境电诈案件犯罪数额认定难的问题,《意见》提出,可以根据账户交易记录、通讯群组聊天记录等证据,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综合认定犯罪数额。对于跨境电诈集团,可以根据其从其管理控制的犯罪团伙抽成分红或者收取费用的数额和方式折算犯罪数额。
  • 针对跨境犯罪集团难以查证每名成员具体对应犯罪数额的难题,《意见》规定,查明犯罪集团犯罪数额后,即使未查清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体参与的犯罪数额,也可综合考虑其在犯罪集团、犯罪团伙中的地位作用、参与时长、与犯罪事实的关联程度,以及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因素,确定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 针对偷越国(边)境犯罪认定问题,《意见》明确了相关规定,确保法律适用统一,打击精准。
  • 针对胁从犯、自首等问题,《意见》也予以明确,为办案机关提供操作指引,确保法律适用准确。

3. 坚持依法打击,确保不枉不纵: 《意见》强调,要严格依法办案,坚决杜绝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办理。同时,要根据行为人在犯罪集团中的不同地位作用,规定不同的刑事责任,对确有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人员,以及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依法从宽处理,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4. 强化追赃挽损,维护财产权益: 《意见》高度重视追赃挽损工作,要求将追赃挽损工作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调查、审查跨境犯罪集团及其成员的财产状况,依法及时查询、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账户资金、房产、车辆、贵金属等涉案财物,最大限度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针对当前跨境电诈案件幕后“金主”、其他组织者、领导者逃匿境外问题,《意见》还对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出提示性规定,引导办案机关积极适用,依法追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防范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我们也要提高防范意识,掌握一些防诈技巧:

  • 提高识别能力: 要警惕陌生电话、短信、邮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高回报”投资项目,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
  • 谨慎信息泄露: 不要在网络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 及时报案: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警方及时追查犯罪分子。
  • 加强学习: 关注相关防诈知识,了解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措施,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1.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什么如此猖獗?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之所以猖獗,主要是因为:

  • 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跨越国界,逃避打击;
  • 境外犯罪集团提供庇护,为犯罪分子提供安全保障;
  • 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成熟,逃避侦查手段不断升级;
  • 许多人缺乏防范意识,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2. 如何才能有效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 执法部门要加强国际合作,严厉打击犯罪分子;
  • 网络平台要加强监管,防范诈骗信息传播;
  • 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 个人要加强自身防范,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受害者。

3.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追赃挽损工作如何开展?

追赃挽损工作是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法部门要通过以下措施开展追赃挽损工作:

  • 全面调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状况;
  • 依法及时查询、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账户资金、房产、车辆、贵金属等涉案财物;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追回被骗资金。

4.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审判如何进行?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审判要遵循依法公正的原则,确保案件办理的合法性、公正性。

5.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存在哪些难点?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存在以下难点:

  • 跨境犯罪的管辖权问题;
  • 证据收集和认定问题;
  • 犯罪数额认定问题;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问题。

6. 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不在网络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 谨慎点击不明链接,避免感染病毒;
  • 定期更换密码,并使用强密码;
  • 下载正规软件,避免使用盗版软件;
  • 定期检查个人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结论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全球性的难题,打击治理需要多方联动,共同努力。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意见》为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彰显了国家对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决心和态度。我们相信,通过严厉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加强防范宣传,提高公众防范意识,一定能够有效遏制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