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解读新规,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元描述: 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解读,细化标注规则、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体现监管温度,为企业提供更清晰的广告合规指引,助力互联网广告行业健康发展。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广告已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广告主为了追求效益,打擦边球,甚至利用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规范互联网广告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监管执法提供指引。
《指南》的发布,标志着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广告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也为广告主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合规指引。那么,这份指南到底说了些什么?它对企业又意味着什么呢?本文将深入解读《指南》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实现合规发展。
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为什么如此重要?
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通俗地讲,就是指互联网广告要能够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辨别出来哪些是广告,哪些不是广告。
为什么要强调互联网广告的可识别性呢? 因为这关乎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互联网信息,其中很多都是广告。如果广告没有明确标识,消费者就很难区分哪些是真实的商品信息,哪些是广告主的宣传,这会导致消费者被误导,甚至被欺骗。
举个例子: 当你在刷抖音时,看到一个美食博主推荐一款新产品,你会不会以为这是博主真实使用后的推荐?但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广告,只是没有明显标识而已。
所以,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消费者:
- 辨别广告与非广告信息:避免被误导,做出明智的选择。
- 保护自身权益: 避免购买到虚假商品或服务,维护自身利益。
-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避免广告主利用虚假信息获取不当竞争优势。
《指南》的亮点:更细致、更科学、更人性化
《指南》针对不同的互联网广告发布场景,就广告可识别性的认定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增强了互联网广告监管规则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 细化广告标注规则,明确责任义务
《指南》细化了标注“广告”的义务主体和具体方式,有效解决了“谁来标注、怎么标注”的问题。谁来标注? 简单来说,凡是发布互联网广告的企业或个人,都有义务对广告进行标注。怎么标注? 《指南》提供了多种标注方式,包括:
- 文字标注: 在广告内容中添加“广告”字样,并使用醒目的字体和颜色。
- 图形标注: 使用广告标识,如“AD”或“广告”标志。
- 语音提示: 在广告音频中使用语音提示“广告”。
2. 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供灵活选择
《指南》丰富了“广告”的标注方式,允许广告发布者通过语音提示等方式进行广告标注,降低了企业标注的成本。同时,《指南》还首次明确了互联网广告发布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对相关互联网广告进行“打包”标注的场景,以替代对互联网广告的逐条标注。
例如: 当一个网站发布一组广告时,可以对这组广告进行整体标注,而不必对每一则广告都进行单独标注。这种“打包”标注的方式,既方便了企业,也方便了消费者识别。
3. 体现监管执法温度,避免机械执法
《指南》列举了互联网信息商业属性特别显著、不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的具体情形,并明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以直接认定此类广告具有可识别性,避免机械执法给广告经营主体造成困扰。
例如: 当一个电商平台发布商品信息时,如果该信息包含了商品价格、购买链接等明显商业信息,那么市场监管部门就可以直接认定该信息为广告,即使没有明确标注“广告”。
4. 顺应技术发展趋势,鼓励主动标注
针对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合成技术在互联网广告领域大规模运用的发展趋势,《指南》采用引导性条款,鼓励广告发布者主动提示广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情况。
例如: 当一个广告使用了深度合成技术,将明星的图像或声音进行合成的,那么广告发布者应该在广告中主动提示,让消费者了解这是由 AI 技术生成的,而不是真实的明星代言。
《指南》对企业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指南》的发布,对互联网广告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
-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指南》的实施,将有效地打击虚假广告,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为诚信经营的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 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通过加强广告可识别性,企业可以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信任度,进而提升产品销量和品牌价值。
-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指南》的出台,将推动互联网广告行业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地发展。
挑战:
- 企业需要提升合规意识: 企业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指南》的规定,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合规方案,确保广告内容符合相关要求。
- 企业需要加强技术投入: 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更先进的广告识别技术,以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
-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广告内容的审核,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广告发布符合法律法规。
如何做好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工作?
面对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新规,企业该如何应对呢?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 加强学习,提升合规意识: 认真学习《指南》相关内容,了解具体要求,并将其融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
- 制定合规方案,完善内部制度: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合规方案,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广告内容符合相关规定。
- 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工作: 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指导,及时整改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 主动使用标注工具,提升用户体验: 积极使用相关标注工具,在广告内容中进行清晰的标注,并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常见问题解答
1. 哪些主体需要遵守《指南》的规定?
答:凡是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广告的企业或个人,都需要遵守《指南》的规定,包括广告主、广告发布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等。
2. 如何判断广告是否具有可识别性?
答:判断广告是否具有可识别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 广告标识是否明显: 广告标识是否清晰可见,是否使用了醒目的字体和颜色,是否使用了广告标识。
- 广告内容是否与非广告信息区分: 广告内容是否与其他非广告信息明显区分,是否使用了不同的排版和布局。
- 消费者是否能够辨明广告: 消费者是否能够很容易地辨别出哪些是广告,哪些不是广告。
3. 哪些情况可以进行“打包”标注?
答:当互联网广告发布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发布多个广告时,可以进行“打包”标注,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广告内容一致或相关: 多个广告的内容主题一致或相关,例如都是同一品牌的商品。
- 广告发布方式一致: 多个广告的发布方式一致,例如都在同一页面或同一频道发布。
- 广告位置集中: 多个广告的位置集中,例如在一个区域内连续发布。
4. 违反《指南》的规定会有什么后果?
答:违反《指南》的规定,可能会面临以下处罚:
- 警告: 对于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可以给予警告。
- 罚款: 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处以罚款。
- 没收违法所得: 对于通过发布违规广告获取的违法所得,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没收。
5. 如何判断深度合成技术生成的广告是否需要标注?
答:如果深度合成技术生成的广告内容与真实人物的图像、声音、表情等特征高度相似,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则需要进行明确的标注,例如在广告内容中添加“由 AI 技术生成”等字样。
6. 未来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该如何发展?
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也将不断提升。未来,可识别性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更加注重与其他技术融合发展。
结论
《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的发布,是互联网广告监管迈出的重要一步,将有效地规范互联网广告市场,促进互联网广告行业健康发展。企业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指南》的规定,并将其融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互联网广告生态环境,推动互联网广告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