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图 00700_0

  在百度发布“文心一言”、阿里发布“通义千问”大模型后,腾讯什么时候发布通用型大模型?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对于这些问题,腾讯2023年股东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回应称“腾讯正在专注于研发工作,并不急于展示尚未成熟的产品。现在很多公司都太过急切,似乎是为了提振股价,我们一直以来都不是那样的风格。”

  腾讯的通用型大模型迟迟没有露面,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披露了针对行业大模型的进展,回应行业客户的部分疑问与焦虑。

  行业大模型先行

  腾讯正在依托腾讯云TI平台打造行业大模型精选商店,为客户提供MaaS(Model-as-a-Service)一站式服务。具体而言,是基于腾讯云此前发布的高性能计算机群HCC、自研星脉计算网络架构、向量数据库这些技术底座,以及包含了数据标注、数据训练、加速组件等在内的TI平台,搭建面向垂类行业的大模型平台。垂类行业企业在其中进行挑选,再针对性进行数据精调,将其升级为企业专属大模型。

  事实上,自从ChatGPT掀起大模型的热潮,如何将大模型能力应用到自身的行业和场景里,以及如何解决成本、数据、安全等大模型实际落地难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腾讯方面看来,依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而定制一个专属大模型,或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更进一步来看,产业大模型需要整个行业共建投入,CSIG CEO汤道生表示,生态共建是AI发展的有效路径。

  据记者了解,腾讯云行业大模型平台合作伙伴分为两类:共创型与生态型。在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吴运声看来,腾讯产业大模型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需要与合作伙伴共创,以便腾讯更深入地了解具体行业内的know-how以及具体场景需求等。

  例如,过去的平台更突出工具属性,客户可以在平台上做数据标注与训练、做模型评测等,而如今平台升级为MaaS,在工具属性之外内置行业大模型,可以直接完成下游任务,如智能客服、OCR(文字识别)等。

  至于腾讯云行业大模型的具体参数量问题,吴运声表示,高参数量背后是高成本,腾讯核心诉求在于通过最有效、最低成本的手段去解决客户问题。

  在国内“百模大战”的当下,诸多企业均可以通过开源平台开发属于自己的大模型平台,国内人工智能在大模型带动下,进入一轮底层算法革新的洗牌。但这在腾讯云副总裁吴永坚看来,并非彻底的“重头开始”。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过去十年一直在发展,此次大模型带动的技术迭代并没有本质变化,反而让具备能力的企业在基础建设方面的优势延续下去。

  如MaaS平台中的TI平台是腾讯过去几年一直在推的产品,此次是结合腾讯具体行业解决方案进行呈现,因此不能简单地说重新洗牌。以及,如果长期积累的人工标注、深度学习能力,哪怕新的大模型技术出现,企业也抓不住。

  但从现场具体演示案例与站台合作企业来看,此次腾讯产业大模型主要以已有产品与老客户群体升级为主,新客户群有一些但不多,更大的拓展仍需静待技术与产品层面发生质变。

  “多条腿”布局大模型赛局

  就整个行业而言,OpenAI旗下的ChatGPT是最为典型的通用型大模型,目前在参数量、算力、算法、工程化能力等方面领先,此次腾讯选择优先推出行业大模型,在吴运声看来,主要是在合适的时间点,将过去的实践与技术沉淀,以及积累的工具链分享出来,将产业大模型与更多行业进行深入结合。

  一位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腾讯云行业大模型发布背后一个原因在于,腾讯云亟需大模型技术的加持,进行老客户群的维护,以及新客户的拓展,毕竟目前华为云、百度云、阿里云纷纷依凭各自的大模型技术大力拉客户。虽说战略层面可以谨慎,但战术层面如果动作稍慢,那么腾讯云在市场拓展层面将更加被动。

  去年财报会上,腾讯方面表示,希望提高云业务的收入边际,减少亏损的项目,进一步追求“高质量”的增长。体现到数据上,IDC报告显示,从公有云IaaS + PaaS 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下半年,仍位列第一的阿里云市场占有率从36.7%减少4.8%至 31.9%;华为云由10.8%增加1.3%至 12.1%,排名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天翼云由8.9%增加1.4%至10.3%,由第四位升至第三位;腾讯云市场份额由11.1%减少1.2%至9.9%,排名从第二名滑落至第四名。在云计算市场竞争越发白热化的背景下,腾讯选择在行业大模型方面加速、在通用型大模型方面谨慎。

  此前在财报电话会中,腾讯方面表示正大力投入建设人工智能的能力和云基础设施,以拥抱基础模型带来的机会。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就我们的AI基础模型混元大模型来说,目前正在取得良好进展,模型构建进展顺利”。

  刘炽平表示,腾讯的数据包括国内一系列高质量公共数据与腾讯内部生态数据,这足以对整体数据库形成独特与完备的补充。腾讯目前正积极对训练部门及生产线扩容。

  至于通用型混元大模型尚未完全面向公众开放的原因,马化腾此前回应称,“我们最开始以为这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但是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AI非常重要,但这的确需要有很多的积累”,“对于工业革命来讲,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在长的时间跨度上来看是不那么重要的。关键还是要把底层的算法、算力和数据扎扎实实做好”。

  除了通用型与产业型,腾讯在大模型领域也在积极通过投资布局。此前有消息称中国大模型领域初创公司MiniMax将完成超过2.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约12亿美元,腾讯将参与投资,MiniMax与腾讯方面均未对该数字进行回应。

  今年5月31日,北京深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腾讯旗下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31.6万增至约183.5万元。此前,深言科技投资方包括奇绩创坛、英诺天使基金、红杉中国等。北京深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言科技,DeepLang AI)成立于2022年3月,孵化自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THUNLP)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AAI),旨在打造基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文本信息处理引擎。

  另在6月6日,有消息称,光年之外近期完成了2.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前估值10亿美元。本轮融资由源码资本作为领投方,出资8000万美元;腾讯出资5000万美元;五源资本与快手创始人宿华均出资4000万美元。对该消息,王慧文对记者回应称“具体数额不准确”。

  目前行业尚处于密集发布“大模型”的营销阶段,具体落地与商业化层面并无一家实现质的突破,腾讯延续生态型的合作模式,同时多路径探索,或许是一种更适合自身的可攻可守方式。